电话:028-83700507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国家政策

一“减”一“加”看就业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2019-03-27 作者:赶彭州人才网 浏览量:

增加就业岗位是民生保障之本。提出,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。这体现了保就业是经济增长下限的思维,也让我们对2019年实现就业稳、收入增的目标充满底气和信心。

从数据上看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,城镇登记失业率4.5%以内。虽然就业核心指标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,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已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。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预期目标排序上,就业排在GDP增长之后,列第二位。同时,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,与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并列。这些细节释放出国家将强化稳就业政策的信号。

尽管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不减、结构性矛盾凸显,且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在增加。但是,在全国两会的小组讨论中,许多代表委员都表达了对保持就业平稳的信心。信心何在?主要在于一“减”一“加”。

“减”是指切实为企业减负。企业稳,就业才稳。对企业而言,今年要实现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;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16%;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%……一系列“减法”举措,能够让企业卸下包袱,轻装前行,从而使企业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。

“加”是指提升劳动力技能。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需要先实现劳动者的转型。对个人而言,无论是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,还是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,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,这一系列“加法”举措都是在缓解就业压力,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。越是在经济转型提速的时候,越要重视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。未来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劳动力实现提质转岗就业,将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大课题。

把就业置于“优先级”,可以说是对“就业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”的生动诠释。当下,稳就业不是某个部门的事,而是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共识。就业“优先级”的实现,还需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已有的稳就业政策,并根据各自就业形态的变化改革和调整。随着就业扩容与就业提质同步开展,广大劳动者将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获得感。(韩秉志)


责任编辑:雷丽娜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蓉聘-成都人才网 蜀ICP备16032479号-6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南兴巷29好1层 EMAIL:admin@ganpz.com

ICP经营许可证:川B2-20210566 人力资源证: 510182102014

Powered by 蓉聘

用微信扫一扫